自從女兒升上小一之後,我們的生活有了新的步調。

因為已經有哥哥之前的小一新生經驗,所以我們如同老手一般,絲毫不為小一新生所煩惱,唯一惱人的,依舊是如何引導念三年級的哥哥,將他的功課維持在軌道上不要偏離太遠。

少了之前要送孩子到那間離我家很遠的幼稚園的每日來回時間,加上早晨是由爸爸送孩子們上小學,和之前相比,我的一天等於是多出了至少兩小時的時間,這對於我來說,是非常寶貴的。

開學至今已經三週(孩子的學校因為改成四學期制,所以提早一週開學),渡過了剛開始的忙亂期,在調整了作息之後,似乎也慢慢走入正軌。

每日,在家門口和親愛的三人說再見,轉身入屋內,不急著做家事,而是先在大桌上翻開書來靜靜的閱讀。

我一向喜愛閱讀,但過於忙碌的生活和手機上過多的資訊,總讓我總無法靜下心好好思考書中文句,但沒想到這學期我和孩子發展出來的新嗜好,讓我與書又再次重逢。

 

三週前的週四中午放學後,因為想去看看在離我家不遠圖書館任職的表妹,帶著女兒一同踏進了久違的圖書館,兩人驚見平日午後的圖書館原來是這麼的舒適悠閒,瀏覽了架上的書之後,我也辦了生平第一張借書証,然後就開開心心捧著一大堆書回家。

在圖書館,我們發現了在書架上將書抽出然後放入袋內無須思考價格的樂趣,而我也放下了不讀很多人碰觸過的舊書的成見,每天在家時,我們都會去小桌上選本書,努力的讀著,然後再期待下週去更換新血回家。

當閱讀成為一種消費性的選擇時,因為有預算上的限制,你會將購書的範圍縮小再縮小,只買自己願意收藏的書。但借書卻是相反的心情,想看就看,只要對書背或書封有興趣就借,選擇的範圍頓時就如同大海一般遼闊,我想喜愛上圖書館的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,但我年近四十才發現這個樂趣,實在有點可惜,不過,時間到了事情自然就會有安排,也是人生的準則之一,而我也欣然接受這樣的安排,並沉迷於這樣的快樂中。

這幾週,我看了好多漫畫、小說,也讀到了幾本好喜愛的書,計劃日後若有想介紹的內容,或是讀到喜歡的句子,就以更新的方式,將簡短書摘放在此文中,也做為我的讀書心得分享。

就以蔡穎卿在《50歲的書桌》自序中的這段內容,做為結尾,而也將是日後悠遊於書海中的開端。

「在書中,我們決定了自己與作者的交往方式,一如我們跟現實世界的真人往來,你未加設定就聽到、看到或感受到他們的內涵與影響。書中的思想、語言文字與虛實交錯所呈現的樣貌,也總是有時單一、有時複合地形成印象,許多閱讀當刻並未發揮的感受卻在生活中以不自知的狀態,或無法想像的力道出一臂真實之力、撫慰我們四處張望的無助,或讓我們可以照樣去模仿、形容一種雖然了解卻不能精確敘述的感受,於是,閱讀有所同感不再是空談,而是從個人經驗得以分裂的無限延伸。」

2016/9/9

《我在印度,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》作者 : 鮑伯.米格拉尼

在書封底的書摘這樣寫著,鮑伯.米格拉尼在全世界最競爭的城市紐約工作,卻在號稱全世界最混亂的國家印度,找到人生方向。

一開始,我以為這是一本旅遊書,因為喜歡印度,所以就借回家,沒想到這居然是一本充滿金句的勵志書,我一向不是很愛這類型的書,但沒想到內容卻非常的吸引我。

這本書的作者在二十年間往來印度旅遊,他在書中描述了印度的所見種種,並將這些改變了他人生觀的故事寫下來,內容主要強調的核心價值是「擁抱混亂」,並且依照接受→別想太多→向前走,的三步驟,來引導大家如何放下因現代人的「匆忙症」所引起的種種焦慮,並重新擁抱人生。

「不過,就在情況似乎絕望、焦急時,你會發現自己放手,順其自然;接著,突然發生某件事,情況改變了,你頓時明白事情開始好轉。不知為何,經過一番劇烈震盪,情況最後會獲得解決,並非原本預期的結果,但有時比預期的更棒。」

 

 

 

2016/12/22

 

2016/12/21

 

2016/12/13

 

我是劉太太。寫露營寫生活


arrow
arrow

    我是劉太太sam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